1、65岁以上老龄人口及占比
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提升并且不断加速,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已达19064万人,同比增速高达8.3%,远超2012年的3.5%。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整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比例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5%,较2011年涨幅4.4pp,根据中国发展基金会预测,2022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将突破14%,这意味着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2、老年人口抚养压力
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加剧,2015至2020年,我国老年(65岁以上)抚养比逐年攀升。2020年,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19.7个65岁以上老人。老年抚养比高并且向上趋势尚未转变,城镇家庭,特别是双职工家庭、单亲家庭面临严峻的赡养困境。包括养老机构的养老产业快速普及预计能够有效缓解该困境。
3、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口
根据全国老龄办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我国约有4063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18.3%。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2020年高龄老年人口将增至2900万人,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至1.18亿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失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的居家康养是我国养老福利事业建设的重点难题,这也是我国养老机构继续发展的巨大需求来源。
二、养老产业现状
(一).政策现状
1. 在政策定位上,由单一强调发展老龄事业转变为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十八大以来,养老服务政策在定位上出现了明显的转变,从发展老龄事业逐渐明确为兼顾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
在十八大以前,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基本上是在老龄事业的框架下展开的。如在“十二五”规划过程中,关于养老服务的相关规划内容都纳入在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
到“十三五”规划时,关于养老服务的规划名称改为《“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这一修改表明,老龄事业不能完全涵盖养老服务内容,在事业之外还有产业发展问题。
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这些重大政策信号表明,从政策定位上,养老服务不再只是一个老龄事业内的范畴,而是既包含事业也包含产业。政策定位的转变不仅意味着政策内容的丰富,还意味着政策影响面的扩大。
由于这一转变,这一时期政策密集出台,明显强调了养老服务的多层次性、供给主体的多元性、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要求将老龄事业和产业并重,而且要求相互协调、协同发展。
2. 在政策目标上,由保重点人群转变为保基本服务
在政策定位转变为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以后,养老服务保障范围也明显扩大,从重点人群扩大至全体老年人,保障内容也逐渐明确为基本养老服务,实现了从保重点人群向保基本服务的转变。
从2013年的“坚持保障基本”原则和“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到2019年的“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都体现了养老服务政策目标已经转移到保障基本服务上。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再次明确了保基本服务的基本政策目标。
3. 在政策重点上,由侧重扶持机构转变为促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
在十八大以前,主要的扶持政策基本上聚焦在机构养老上,对于发挥居家养老的基础作用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鲜有具体政策支持。十八大以来,这一状况逐渐改观,在推进国民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补短板成为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供给侧的明显短板,受到了极大关注。
政策重点已经不是仅仅侧重于支持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而是要统筹考虑整个养老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问题,在发展养老机构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为居家养老创造良好条件。在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表述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这也为今后的政策重点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4. 在政策内容上,由就养老论养老转变为推动医养康养相结合
十八大以来,相关政策部门深刻意识到医养结合的重要性,不断出台促进医养结合的措施,从顶层设计到简化医养结合机构登记审批程序再到试点示范等逐步推动医养结合走向现实。同时,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加入了医养相结合的特征。
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医养相结合”丰富为“医养康养相结合”,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这些重要精神表明,政策内容已经从就养老论养老向推动医养康养相结合转变,反映了养老服务政策制订的视野更为开阔,不再局限在养老服务本身,而是延伸关注到养老及影响其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问题,体现了系统思维和问题意识。
(二).养老机构现状
1、养老机构数量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爬坡,孕育了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了我国养老院产业的发展。2015-2020年,我国养老机构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19年以后,伴随着老龄人口数量增长加速、新《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公布,养老机构产业进入高速增长状态,数量规模2019、2020年增速均高于10%,截至2021年一季度,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670个。
2、养老机构床位数量
2015-2020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逐年增长趋势。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床位483.1万张,同比增长12.6%,增速达近年新高,截至2021年一季度,全国养老机构床位已有491.8万张。
从平均视角来看,2020年中国每千名老人的养老床位达到25.3张,较2012年的20.6张增长22.8%,但相较2014年偏低,这说明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加速,养老床位增速跟不上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养老床位数量供给仍需加快。从国际视角来看,欧美发达国家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普遍较高,但随着老龄化形势加剧,平均床位数普遍有下降趋势;中日韩三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相近并且暂无明显下降趋势,但与欧美国家有较大差距,增长空间较大。
(三).养老机构问题
1、养老机构入住率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根据2015年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的比例为15.3%,较2010年抽样调查的13.7%上升了1.6%,较2000年抽样调查的6.6%上升了9.1%。而面对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养老院入住率却不高。2020年7月29日,民政部举行2020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已建养老机构床位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214.6万人,养老床位空置率高达50%。
2、原因分析
养老院空置率高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大。在我国仍有绝大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因为在中国家庭是子女或其他亲属承担养老责任的。虽然子女或者亲属的负担增加,但另一方面付出亲情带来的满足感,增加家庭凝聚力、传承记忆其实也是普通人幸福的体现。
除了传统的养老观念制约我国养老院入住率提升,更显著的原因是我国养老机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养老机构有专业护理人才不足、选址和定价不合理、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按照项目针对的不同群体进行划分,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机构可划分为高端、中高端和中低端客户三类,其中每月收费在3000元以下的中低端养老机构入住率50%以上,这一类机构数量庞大,但设备并不齐全、护理人员较少;每月收费在4000-8000的中高端养老机构入住率大部分在90%以上;每月收费8000元以上的高端养老院入住率普遍较低,约在30%左右。
三、养老模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曾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老年人大多数都采用了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模式,形成了“9073”的格局。所谓“9073”就是指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
所以目前的养老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居家养老,二是社区养老,三是机构养老。
1、居家养老
适合居家养老的人群一般是身心都比较健康、行动力尚且完好的老人,依托身边的子女、朋友、单位等对老人进行关怀和照顾。这种养老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家人可以直接照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状态,并与家人有更多亲密和互动的时间,老人自身也可以保留较强的归属感和自尊心。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居家养老的模式,就是雇佣保姆或者护工来照顾老人,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减少家庭冲突,也能够让老人得到更专业的照顾,但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经济压力,独居老人也会缺乏安全感,倍感孤独。一旦遇上疫情封城,老人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2、社区养老
在老人无人照料的情况下,选择社区养老也是一种非常合适的方式。
和居家养老不同的是,社区养老主要依托的是社区的资源,由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模式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家庭可以将老人放在这里进行日托或住宿,也可以联系服务中心办理“家庭床位”提供上门护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会提供身体检查、饮食、娱乐活动,甚至老年大学等服务,费用将由政府承担一部分,价格上也会比较亲民。
3、机构养老
在养老机构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的专业护理,完善且先进的医疗设施和各种丰富的娱乐社交活动能够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舒心。但在养老机构生活并不那么自由,老人长时间与亲人缺乏联系也可能导致老人的心理出现问题。
四、养老行业问题
近些年,有关养老院的负面新闻频频出现,如花费巨额存款才能进入的高端养老机构却存在虐待老人的问题、失能卧床老人无人照护的问题以及护理人员区别对待有子女和无子女的老人等问题。自从上海疫情“封城”后,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爆出了不会使用手机而买不到菜的老爷爷在超市面前哀求的新闻,也让广大网友们开始担心步入老年后的自己该如何体面地度过晚年。纵观养老行业,目前的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人才稀缺
目前养老行业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当下养老行业的护理人员总体来说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水平不强,多数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从业素养比较低。同时,护理岗位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差、职业保障少、从业风险高,年轻人不愿意选择这个行业进行发展,这就造成了养老行业人才稀缺的局面。
2、供需矛盾突出
一是公共养老资源分配不均,除了区域供给不平衡外,高中低端养老机构分布也不平衡。从供给侧看,一方面存在城区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城郊及农村养老院入床位空置率高,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二是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发展滞后,还处于摸索实验阶段。社区养老机构不断增多,但受限其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与多数老人需求有脱节;
三是机构医养结合程度较低,缺“医”少床的现象凸显。综合能力强的大医院无暇顾及老年医疗需求,而养老机构只能内设医务室或医疗机构,投入巨大成本却往往因为需求不足而陷入困境。
3、老年用品市场不成熟
随着老龄化的持续加深,老年用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但少有企业研发生产。从开发老年用品的企业角度来看,研发出一款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困难较多:前期投入大,研发试验周期长,短期获利的可能性小。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消费理念偏保守,但市场上的老年用品由于在设计和功能上的特殊处理,往往会拔高产品的价格,导致部分老年人对此并不愿意买单。
五、发展趋势
十四五是人口老龄化关键的窗口期,老年人口预计增长到5300万,是十三五的1.53倍,也是人口老龄化进展最快的五年。未来,养老产业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6 个趋势:
第一、更注重健康服务
健康长寿是所有老年人的刚需,有了健康,高龄不是问题;没有健康,低龄也是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加强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最重要的是提供连续综合的服务。未来养老产业的重点方向则是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慢病治疗。
为什么说健康管理具有巨大的市场?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慢病患者很难遵守最佳治疗方案,原因是因为人很难克服人性的弱点“懒和侥幸心理”,往往需要靠外力去干预管理患者的健康,这样就会派生出很多健康管理新的职业,比如健康管理师、健康管家等,特别是信息化智能化的出现,为健康管理增加新的契机。
想健康却不知怎么健康也是当下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老年人最缺的不是医疗,而是健康素养。国务院在《健康中国行动》中提到,每一个人都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掌握生老病死的规律性、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增强应对自身健康的主动性,要增强老人的健康素养,以健康素养来促进老年人的主动健康。
第二、更注重精神文化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将开始上升,老年人也会从物质需求转化到精神需求,追求个性化与品质化。未来老年人精神文化方向更倾向于旅居和老年教育,从产业来讲,市场化的老年教育具有广泛的前景。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转换,学习是必由之路,它也将是未来最好的养老。
第三、更注重协同融合
养老不是单一产业,是众多产业的聚合。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从政策角度讲,对养老产业规律性认识提到新的高度;从老年人来讲,真正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提供综合连续的服务;从产业发展来讲,融合是未来养老产业的必然趋势。未来养老机构会向社区嵌入型、康养专业型、信息智慧型、品质尊严型发展。
第四、更注重科技支撑
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依靠科技创新化解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我们提到的智慧养老,它不是一个养老模式,而是与传统的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模式的有机融合,融合度越高越有意义。但技术不是万能的,目前智慧养老平台很多,却多半不成功,原因是有平台没服务,线下线上不结合,系统没整合,规模小没效益。
智慧产品不以人为本,没有考虑老年人的有效需求,缺体验性,产品不智慧,缺乏有效数据和后台支撑等问题。智慧养老最大特点应该是人本,是人与人有情感的近身服务,再先进的技术也不能代替情感,智慧养老是技术精度和人文温度的合体。
第五、注重区域聚集
聚集是产业经济的重要特征,区域聚集对未来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第六、注重内涵发展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老龄产业将从外延式数量发展转向技术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特别是注重人才培养、标准制定、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对于企业、养老机构来讲,培育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指管理、服务、技术、人才、标准,练好内功,做好自己的事。
资料来源:
1. 国家统计局
2. 民政局
3. 华经产业研究院
4. 前瞻产业研究院
5. 厚朴养老